李艾玲醫師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李艾玲院長介紹
    • 民安中醫診所
    • 門診時間表
  • 精選文章
  • 服務項目
    回主選單
    • 主治項目
    • 慢性腎病照護
  • 聯絡我們
  • 最新活動
  • Join us
  • Login
  • 0
    李艾玲醫師
  • 關於我們
    李艾玲院長介紹 民安中醫診所 門診時間表
  • 精選文章
  • 服務項目
    主治項目 慢性腎病照護
  • 聯絡我們
  • 最新活動
  • 文章總覽
  • 分類
  • 三高慢性病 (4)
  • 腎泌尿疾病 (8)
  • 風濕與過敏 (3)
  • 癌症治療 (7)
  • 中醫研究 (2)
  • 醫療百問 (12)
  • 自我成長 (1)
鼻過敏 腎病 運動 中醫治腎病 自律神經 aten10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自律神經失調的日常保健

自律神經失調的日常保健

2024 Oct 23 醫療百問
內容目錄
  1. 方法一、運動:改變體質的根本解方
  2. 方法二、飲食:改變代謝與發炎體質
  3. 方法三、作息:關於睡眠的一些小事
  4. 方法四、正念:感知當下這一刻
  5. 先從一個小地方開始吧!

我一直相信,透過正確的日常習慣,每個人都能享受健康有活力的生活。

所以每個題目的最後,我都會盡可能找到相關的日常保健建議,希望大家能在醫療之外,從日常生活中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要避免自律神經失調,有四個方法可以著手,分別是運動、飲食、作息、與正念。


方法一、運動:改變體質的根本解方

許多人都希望使用中醫藥來改變體質,如果把中醫的概念融入到生活之中,那麼飲食和運動也是改變體質不可或缺的好方法。

研究發現,運動可以產生腦內啡,這個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可帶來愉悅感,改善情緒,同時改變腦部的認知與想法,讓人面對同一件事的觀感變得不同。除了腦部之外,運動也會改善心肺功能、代謝、與肌力等,等於從頭到腳都煥然一新。

不同的人所需要的運動強度也不同。

如果是一位長期久坐、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我建議可以先從每天15分鐘的散步開始培養運動習慣,研究發現即使是低強度的運動,也會有降低死亡風險、延長壽命的好處。

如果是已經有運動習慣的人,我會建議可以交替不同運動種類,讓你的身體得到不同運動帶來的好處。如果你從事的是有氧類型的運動,像是跑步、騎腳踏車、跳舞、游泳、爬山等,那可以加入肌力訓練作為搭配;反之亦然。有氧運動增加心肺功能,肌力訓練增加肌力與肌肉量,除了同樣的運動增加強度,不同類型的運動可以給身體不同的刺激,相輔相成,訓練可以更全面。


方法二、飲食:改變代謝與發炎體質

有句古諺說:

We are what we eat. 
﹙身體是由我們吃的東西所組成的﹚

當我們都吃進一堆空有熱量沒有營養的食物時,身體便逐漸浸泡在慢性發炎狀態。

更直觀來說,飲食的內容可以決定我們的體重,不論是我們想增重或減重,調整飲食內容都是最有效的方式,而且影響深遠。

當我們想要改變發炎體質,第一步就是戒除三大地雷食物:含糖飲料、炸物、與精緻澱粉。第二步就是正確的211飲食比例:蔬菜2、蛋白質1、全穀類1。透過高纖蔬果、白肉海鮮、全穀類,可以抗氧化、抗發炎,有穩定神經的效果。

若要找特定飲食法來執行,目前有研究支持的是地中海飲食或得舒飲食,研究認為這類飲食法會降低心血管疾病、憂鬱、失智等風險,可作為飲食調整的參考。


方法三、作息:關於睡眠的一些小事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大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很容易有睡眠障礙,因為長期壓力、求好心切、熬夜等等,導致該睡的時候睡不著,不該睡的時候又提不起勁。

如果你長期睡眠不良,那麼改善睡眠確實是個大工程。

先建立幾個重要的觀念,可以讓你的睡眠改善工程更順利:

  1. 累和睏是不同的:許多人躺上床卻睡不著的原因其實是分不清楚累與睏的差別。睏是幾乎無法專注、眼皮下垂快要黏起來的狀態;累則是還可以勉力集中注意力,看電視、閱讀、聽別人說話。
  2. 放掉你的睡眠監測裝置,回到你的身體感知:許多人都有配戴可以監控睡眠數據的手錶,從中得到自己深淺眠、夜醒次數等數據。只可惜目前的配戴裝置沒有統一的信效度可以參考,不同品牌測得的數據並不一致;即使使用嚴謹的實驗室裝置,研究也發現睡眠數據無法預測睡眠的主觀感受,也就是說,同樣一份的睡眠數據,你可能會覺得睡得很好或睡得很差。因此,放掉你的睡眠監測裝置,回到你的身體感知吧,晚上醒來不用特看現在幾點。
  3. 床只用來睡覺,不做其他事情,包括「設法睡覺」:當你想用一本無聊的書來讓自己睡著,代表你不是在睡覺。當你半夜醒來一時還睡不回去,就起身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吧,讓床只跟睡覺連結。做點喜歡的事,可以降低對失眠狀態的焦慮感,讓你的大腦知道醒著並不可怕,並學著放鬆下來。 漫漫長夜裡,不論是再多睡一點或做自己喜歡的事,對你來說都不會有損失,對吧?


方法四、正念:感知當下這一刻

許多的自律神經失調,來自於我們跟身體的連結不清楚,困擾於過去,又思慮著未來,對於當下自己的感知是非常薄弱的。

藉著「身體掃瞄」這個活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當下的感知,重新與身體連結,可以平衡我們的自律神經。

身體掃瞄怎麼做?首先,專注在我們的呼吸,感受空氣吸進身體的感覺,以及從肺部呼出溫暖氣流的路徑,多專注幾次呼吸,在過程中,可能會有許多思緒飄進腦中,我們看到、知道,然後先放在一邊,不用批判自己不專心。接著把專注力移到腳趾頭,動一動,感受一下,慢慢移到腳掌,然後小腿、大腿、腹部,直到全身,感受身體各部位此時此刻的感覺,一呼一吸之間的彈性。

透過身體掃瞄,可以讓我們的專注力回到當下,讓紛擾、過度活化的大腦逐漸平靜下來。重點不在呼吸放鬆,在於與身體的聯結,這樣的聯結就足以開啟轉變。


先從一個小地方開始吧!

以上四個方法都有助於我們調整身心。想要改變其實不用貪多,建議你從你最有感覺或最容易執行的地方開始,從小處先作一點改變,只要持續執行,效果會越來越明顯,一段時間回頭看,整個生活就不一樣了。

邀請你一起開始,透過運動、飲食、作息與正念,找回身心的平衡。


  • 自律神經
  • aten101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的中醫治療

乳癌化療懶人包-2:化療期間的生活調適

糖尿病患者合併中藥治療,降低三成中風機率

每10個台灣人就有1位腎臟病-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腎病?

乳癌化療懶人包-3:癌症聰明吃

李艾玲醫師

  • 用藥溫和精準
  • 陪你找回身體自癒力

主治專長

  • 三高代謝疾病
  • 腎泌尿疾病
  • 風濕免疫疾病
  • 癌症治療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聯絡電話: 04-22131199
  • 地址: 401 台中市東區進化路185號
  • 公司名稱: 民安中醫診所
  • 統編: 88428084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李艾玲醫師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