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玲醫師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李艾玲院長介紹
    • 民安中醫診所
    • 門診時間表
  • 精選文章
  • 服務項目
    回主選單
    • 主治項目
    • 慢性腎病照護
  • 聯絡我們
  • podcast
  • Join us
  • Login
  • 0
    李艾玲醫師
  • 關於我們
    李艾玲院長介紹 民安中醫診所 門診時間表
  • 精選文章
  • 服務項目
    主治項目 慢性腎病照護
  • 聯絡我們
  • podcast
  • 文章總覽
  • 分類
  • 三高慢性病 (5)
  • 腎泌尿疾病 (9)
  • 風濕與過敏 (3)
  • 癌症治療 (7)
  • 中醫研究 (2)
  • 醫療百問 (12)
  • 自我成長 (2)
鼻過敏 腎病 運動 中醫治腎病 自律神經 aten10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高尿酸不只會痛風,還傷腎!

高尿酸不只會痛風,還傷腎!

2025 Aug 27 三高慢性病 腎泌尿疾病
內容目錄
  1. 什麼是高尿酸血症?
  2. 兩個典型的病例
  3. 中醫怎麼看尿酸?
  4. 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
  5. 常見迷思

很多人以為,高尿酸只有在痛風發作時才需要管,只要不會痛就不用理它。

但事實上,尿酸是腎臟病、心血管疾病與關節炎的「慢性殺手」。 


什麼是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值長期偏高:

  • 男性 >7.5 mg/dl
  • 女性 >6.5 mg/dl
原因可能是高嘌呤飲食、體內代謝異常,或腎臟排泄功能下降。 

長期高尿酸會讓尿酸沉積在關節,引發痛風;也可能沉積在腎臟,造成結石甚至慢性腎病變。它常與高血壓、糖尿病並存,加重心血管負擔。


兩個典型的病例

林先生,50 歲上班族,喜愛火鍋、海鮮配啤酒,加上常常應酬,尿酸常年都在 9 mg/dl,甚至更高;不定時會痛風發作導致關節疼痛、行走困難,就去藥房買止痛藥,完全沒有意識到高尿酸與痛風之外潛藏的問題。直到健檢發現腎功能已經降到 45  (正常應在 60 以上),他才驚覺:「原來高尿酸不只會痛風,還會傷腎!」經過中醫治療,加上調整飲食,半年內尿酸降到 6.5,痛風發作次數明顯減少,腎功能也恢復到60以上。

會痛風的病例會比較有病識感,沒有痛風的高尿酸血症,更是臨床常見的腎病隱形殺手。

陳先生,同樣50歲左右,沒有痛風發作過,只有檢查發現尿酸偏高 8.5 mg/dl,腎功能 65。雖然看起來腎功能「還算及格」,但距離理想的 90分以上仍有落差,如果忽視不管,腎功能可能會持續下降。幸好,他選擇積極治療尿酸,半年後,尿酸降到 7.0左右,腎功能也回到90以上。

這兩個例子都是典型因為高尿酸造成腎功能不佳的例子,即使沒有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血糖的健康問題,單純的高尿酸也會造成腎功能下降。積極配合中醫治療,改善飲食,才能降低尿酸,保護腎臟哦!


中醫怎麼看尿酸?

從中醫來看,高尿酸不只是身體代謝廢物太多,更是體內環境失衡的結果。

常見的證型有:

  • 濕熱下注:這類族群容易反覆發作痛風,時常飲酒會導致濕熱的機率上升。
  • 痰濁阻滯:飲食偏高油高糖,不喜歡運動、代謝慢的族群。
  • 氣虛失運:本身消化功能比較差,容易脹氣、腹瀉,身材偏瘦弱型的族群。

依據不同的證型與體質,會使用當歸捻痛湯、四奶散、血府逐瘀湯、四君子湯等不同的方劑組合,有賴醫師的臨床診察,才能給予精準的治療。


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對穩定尿酸有幫助哦!

飲食方面:減少紅肉、內臟類、海鮮、酒精、與含糖飲料的攝取,就可以降低尿酸的產生。足夠的水份 (約每日2000ml) 也對尿酸的代謝有幫助,特別在運動時,因為流汗造成水份與電解質的波動,要特別補足水份,避免暫時性的高尿酸。

生活習慣方面:維持理想體重,可以協助身體正常的代謝機能。


常見迷思

最後想和大家釐清幾個常見的尿酸迷思:

  • 只有男生才會尿酸偏高?

雖然痛風常見的族群是中年男性,佔約九成,但女性在停經後,發作的機率也會明顯增加。根據台灣營養與健康調查 (NAHSIT) 報告,男性的高尿酸血症盛行率約 22%,女性也有約 9.7%;痛風盛行率男性約 8.21%,女性約 2.33%。所以,女性同樣要小心高尿酸與痛風的風險。

  • 痛風發作可以喝咖啡改善?
確實有研究發現,和不喝咖啡的人相比,飲用咖啡者平均尿酸值較低。但當痛風急性發作時,那種紅腫熱痛可不是咖啡能解決的。這時候一定要及早就醫,靠藥物治療才能有效緩解,後續再搭配飲食與藥物調整,才能穩定控制尿酸。
  • 沒有痛風就不用治療高尿酸?
高尿酸血症不僅可能引發急性痛風,還會增加腎臟病變、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風險。就算沒有發作,也不能掉以輕心,及早治療、持續控制,對關節、腎臟與心臟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 腎病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怎麼知道腎功能好不好?

乳癌化療懶人包-5:陪伴在心理

糖尿病患者合併中藥治療,降低三成中風機率

每10個台灣人就有1位腎臟病-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腎病?

鼻涕流不停,醫師爸媽怎麼顧?

自律神經失調的中醫治療

李艾玲醫師

  • 用藥溫和精準
  • 陪你找回身體自癒力

主治專長

  • 三高代謝疾病
  • 腎泌尿疾病
  • 風濕免疫疾病
  • 癌症治療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聯絡電話: 04-22131199
  • 地址: 401 台中市東區進化路185號
  • 公司名稱: 民安中醫診所
  • 統編: 88428084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李艾玲醫師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