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次出發,都是為了更幸福的自己
那些讓我持續運動的理由
2025 Jul 05 自我成長
曾經看過一個廣告,一位老人拿出塵封已久的啞鈴,開始每天暗自練習。
即使不被家人理解,被鄰居投以懷疑的眼神,他依然堅持下去。
片尾揭曉,原來,他是為了聖誕節那一天,能夠抱起孫女,把星星掛上耶誕樹的頂端。
這個畫面讓我很感動,感動很久。
或許,運動有多少健康上的好處,從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驅使一個人開始、甚至願意長期堅持運動的動力,是那個內心深處與生命意義連結的「起心動念」。
什麼是最好的運動?
許多人問我:「運動哪一種最好?」
其實選擇哪一種不是最重要的,重點在於「你為什麼開始」以及「是什麼讓你想繼續下去」。
這些內在動機,才是決定你走多久、走多遠、走得是否快樂的關鍵。
回想我自己熱愛的每項運動,確實都有不同的意義,讓我有動力持續下去。
Ashtanga Yoga:在困難裡找到與身體的連結
當初選擇 Ashtanga yoga,不是因為它多流行,而是單純想挑個「專業一點」的瑜伽流派。
Asthtanga的老師都要到印度的發源地Mysore受訓,確實是一個門檻偏高,也比較少見的流派。
沒想到,它不只少見,還真的很有挑戰性!
每次上課都是身心的磨練,每個呼吸與停留,都讓我看見身體的局限與卡點,也讓我在心裡萌發想持續突破的動力。唯有身心專注在當下,才能完成每一次的練習。
也在一次次回到墊子的過程中,在卡關裡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和身體重新連結,保持願意持續下去的勇氣,並感恩不放棄的自己。
重訓:為了能抱孩子久一點
開始重訓的理由很簡單——我想再抱孩子久一點。
那時,四歲多的孩子,還是時不時撒嬌耍賴:「媽媽,抱~」我知道能抱起孩子的時間也不多了,所以想讓自己強壯一些,多把握這段與孩子親近的時光。
真正開始重訓後,則是著迷於每次鍛鍊帶來的成就感。 那種流汗之後、全身發脹肌肉微抖、力量回到身體裡的踏實感, 在每次突破重量的當下,都為我注入新的能量,也帶來學習新事物的喜悅,讓人意猶未盡。
皮拉提斯:從「好看」到「好玩」
皮拉提斯,本來只是看網路上很多女孩做得好美,心想:嗯,我也來學一下好了。
跟朋友分享時,還被虧了一句:「你確定要學嗎?你已經這麼忙了耶!」
本著說出口了就不想反悔的決心,立刻報名了體驗課。
學了才發現,皮拉提斯的世界比外表好看更吸引人。光是一個小動作,就有好多細節可以調整,每次練習都是跟身體玩一場探索遊戲,呼吸、核心、控制、專注、流暢與精確,打開身體不同的覺知,真是太好玩了!
從此,它變成了我日常的一部分,不再只追求「做得好不好看」,而是「身體能不能精確流暢地做到」。
紅繩:筋膜與經絡的邂逅
紅繩,是意外的緣分。
最初只因為教練隨口一句:「紅繩是個值得嘗試的懸吊系統。」在心裡種下想學的念頭。
學了以後,才發現紅繩的筋膜訓練思維,與中醫講的經絡經筋系統不謀而合,讓我一路以來的學習,突然在這裡串聯起來,變得完成又清晰。
找到讓你快樂的運動
不論是一句話、一次嘗試、一個念頭、或是某個讓你感到幸福的畫面,只要能夠讓你動起來,都是很棒的契機。
回頭看,運動帶給我的,不只是數字上的「健康指標」,更是一次次與身體重新認識的過程,一段段與自己對話的時光,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快樂與成就感。
你呢?
有沒有那麼一個時刻, 讓你決定:「我想試試看這項運動。」
不是因為醫生建議要運動、不是因為誰叫你動起來,
而是當你動起來時, 有那種「啊,真棒」的幸福感。
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你的第一個運動動機是什麼?又是什麼,讓你一路堅持到了今天?
選擇你喜歡的、做了會開心的運動,
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願意為自己空出時間。